士卓曼,“种植巨头”、“牙科老钱”、“上游霸主”…有太多的符号集于一身。
1980年,士卓曼公司在德国成立了第一家子公司,将脚步迈向了国际。与此同时,二代目 Fritz 与瓦尔登堡和伯尔尼大学的 Schroeder 教授共同主持成立了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ITI这一简称,甚至一度被很多人认为是士卓曼种植体的代称。
1980年,Fritz与Schroeder等人携手创立了ITI,正式开启了一段深远影响口腔种植学发展的合作关系。
这一合作不仅为士卓曼公司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和临床验证,也为ITI建立了稳固的资金和资源基础。双方的互利共生关系为日后的创新和全球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如我们所见,ITI的诞生与士卓曼公司的深度合作是口腔种植学领域的一大突破。这种合作不仅奠定了两者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也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铺平了道路。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继续探索这一合作如何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以产学研的多维度形式,推动了全球口腔种植学的演进。
1986年,ITI成立六年后,与士卓曼公司合作开发出突破性的ITI Bonefit®种植系统,开创了软组织水平种植体设计的新纪元。随后,ITI Bonefit®系统迅速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标杆产品,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它的成功不仅推动了士卓曼公司的发展,也为ITI在全球的声誉和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由于经典产品名称中包含”ITI”,这也成为后来许多业内人士将”ITI”与”士卓曼”画上等号的起因。
1988年春天,ITI第二任主席Wilfried找到了Fritz和Schroeder,提出ITI需要更多资金用于研究。于是他们共同设立了ITI Foundation(ITI基金会)。据Wilfried透露,基金会的启动资金中约有一百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69万元),还是Fritz从个人账户中拿出来的。
但遗憾的是,ITI 基金会成立不久,士卓曼二代目就因心脏病发作去世。运行至今,ITI基金会主要的资金来自于与捐赠、会员费、项目资助与研究基金、会议与教育活动。下文我们也将看到ITI部分财务状况。
此外,在 1988 年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ITI 发展委员会(Development Committee)的创立。这个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评估和开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监督和支持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和研究项目;制定和更新临床指南和治疗标准,以确保基于证据的最佳实践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90年代起,士卓曼公司在拆分后加速了国际扩张,并在ITI的支持下推出了更多牙科植入物产品。1990年,第三代领导人将公司的牙科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新的士卓曼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新公司重新定位战略,聚焦牙科植入物市场,这与ITI的目标高度一致。这一战略调整使士卓曼与ITI的关系更加紧密。同时,ITI也充分利用士卓曼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推动行业创新,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ITI制定的标准和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自 1992 年起,士卓曼公司开始专注于销售”实心”螺钉植入体。而两年后,ITI 则进行了重大重组,其中重要议题之一便是:基于研究结果,决定在未来的牙科治疗中主要采用实心螺钉植入物。
从空心,到实心,相映成趣。
同年,ITI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了首届世界研讨会,标志着ITI与士卓曼的影响力开始扩展至全球。
1997年,士卓曼推出了革命性的SLA® 表面技术,将种植牙的愈合时间缩短一半,并将其应用于所有种植体产品。同年,ITI在第二次共识会议上决定设立奖学金计划,旨在支持年轻牙科专业人士的教育和研究。士卓曼不仅为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还在全球范围内协助实施,全面支持ITI的研究和教育项目。这种深度、多方面的合作使ITI通过教育和研究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业界的影响力。
次年,ITI在巴塞尔举办第二届世界研讨会。会上,与会者重点探讨了骨组织与植入物界面的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植入物设计来提高临床成功率。这产-学-研-宣,行云流水,多好的推广。
也是在这一年1998年,士卓曼成功上市,开始向全球积极扩张。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