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我来宁波口腔医院鄞州分院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也有很多人帮助我,真的很感谢。
20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踏入社会,很迷茫,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明确,辗转经过同学推荐,加入了宁波口腔医院这个大家庭。初入职场,很多地方都不明白,好在正畸科高源主任也是大连**学毕业的,属于我的师姐,对我很是照顾,前两个月都是跟着师姐学习,包括科室构建、接诊流程、收费项目等等。同时,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也感受到很多温暖,结识了新的伙伴。设备科的王主任应该是我来报道后认识的第一个人,当时我的诊室椅子坏了,有人说要找“勇哥”修,我立马加了他的微信告知情况,不到1分钟,就见一个高高瘦瘦的帅小伙来到诊室解决问题,我这才喊他“勇哥”。勇哥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椅子,还说“有问题随时联系”,我也爽快回应,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喊过“王主任”,都是直接喊“勇哥”,并不是不尊重他,而是觉得这样更亲切,当然,正式场合还是喊他“王主任”的。其实勇哥的工作很重要,牙椅坏了,负压问题等,只有他能解决,但是这些问题正是因为勇哥是个爽快的人,也是个负责任的人,所以,整个医院都很尊敬这个大哥哥。
儿科周主任、田医生、胡医生也是对我帮助很大的人。正畸和儿科密不可分,我刚来医院的时候,初诊并不是很多,但是儿科患者量还蛮大的,胡医生田医生作为常驻医生,经常转诊一些有错颌畸形的青少年患者过来,这样,我才慢慢成长起来。同时,我们也会进行专业方面的探讨,他们二位医生是资深的儿科医生,也在慢慢开展儿童早期矫正治疗,这其中有一些困惑,或者疑问,我也力所能及帮助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温故而知新,收货颇多。周主任像一位大姐姐一样,关于患者沟通交流方面,我总是掌握不好,时常苦恼,每每找周主任交流时,她总是能一语中的,快速解决问题,告诉我应该如何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患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行医之路不容易,而我遇到的人都是我的贵人,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坚定了我的行医之路。
综合科李城医生是我的榜样,作为和我一样大的年轻医生,李城医生已任科教科副科长一职。当然,以他为榜样并不单单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承担这样的职务,更是因为他对待患者细致入微、不挑剔患者的态度。医院里都说他是“广场舞大妈心中的完美女婿”,可见他真的很受中老年人喜爱。每天,只要李医生上班,整个医院最晚下班的一定是他。一次,已经到了下班时间,突然来了个60多岁的老大爷到前台挂号,牙齿疼的厉害,前台联系了几位医生,医生都出去吃饭了,只有李医生还在,于是去和李医生商量,李医生直接说:“赶紧让大爷过来吧,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后来经检查是牙髓炎引发的疼痛,经过治疗,大爷疼痛最终得到缓解。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他这里真的很多,对待很多医生都不愿意接诊的六龄牙的根管问题,李城医生总是能解病人之疾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所以也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肯定。从李医生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他的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他的细心与耐心都是一名医生的优秀品质,值得我去学习。
在我短暂的执业过程中,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也是颇多,也和一些患者成为了朋友。其实年轻医生有年轻医生的优势,和患者的年龄差比较小,和很多患者也是同龄人,所以有很多共同话题。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诊疗过程中,要试着换位思考,想一想,假如我是患者,可能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正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牙齿未按照预期位置移动、牙套脱落等等,这些都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不愿意配合治疗,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和懂得忍让,尽量避免和患者发生冲突,不断鼓励患者,增加矫正的信心。
吴阶平院士指出:青年医师应该扎实地打下医学基础,首先明确打基础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0年左右时间,这个过程是医生学本领的核心,是医生成长的黄金期。在此过程中,要进入一线工作,仔细认真观察病人,逐渐积累经验,熟悉基本功,使业务不断进步。要努力加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不断获得知识、经验和知识从量变发生了质变,就会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医学无止境,我会在通策医疗集团这样好的平台下,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才能不断的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医生。
来源:宁波口腔医院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