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医保局积极且有序地推进集采工作,促使种植项目的费用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正畸项目便已悄然开启了集中带量采购的探索之旅,加入到这场关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行动之中。
在陕西省等15个省份开展的医改试点工作中,正畸托槽的集中采购告别了以往的高价时代。
据相关数据显示,采购产品的平均降幅达到了43.23%,部分产品的最高降幅更是高达88%,这一显著变化直观地彰显出集采政策对于价格调控的强大影响力。
西安市在2023年进一步深入推进正畸支付结构改革,明确采用“技耗分离”原则,以此为基础,全新的37个按病种分类的正畸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全流程DIP收费包应运而生。
相较于过去繁杂的上百项收费目录,如今精准、简化的收费模式,清晰地展现出政策改革的价值取向。它既保障了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又赋予了患者更为灵活便捷的付款方式,使患者在接受正畸治疗时,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知晓费用构成及支付情况。
随着新规的持续推进(除种植项目外,口腔医疗其他项目也将全面控费),正畸项目在定价以及耗材集采方面即将迎来质的变化。依据新的政策要求,正畸医疗服务流程DIP收费包的数量出现了同比缩减的情况,从西安所公布的37个项目锐减至9个项目,如下图。
在此背景下,医疗机构能够更加明晰自身的服务定位,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服务环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而对于患者而言,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负担的切实减轻。
从此次公布的正畸收费结构进行分析,未来公立医院在正畸收费方面寻求额外增收的空间已近乎消失。受此影响,公立医院正畸项目的收费水平预计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
尽管目前最终定价尚未正式出台,但根据相关预估,其控费力度应与种植集采政策基本持平。
具体而言,整体正畸项目收费预计平均会下降50%-60%。
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例,隐形正畸的收费标准将从每疗程5万-7万元,下调至每疗程3万-4万元(含耗材费用);金属托槽固定正畸的收费标准则会从每疗程2万-4万元,降至每疗程1万-2万元(含耗材费用)。若涉及二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其收费水平相较而言会更低一些。
若将2023年陕西省的正畸集采视作一次具有探索性质的集采尝试,那么本次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开展的正畸集采则如同2023年1月的种植集采一般,属于一次全国性的集采行动。
这也就意味着正畸项目正式迈入了国家控费项目的范畴,其后续的发展将受到更为严格且规范的管控。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