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① 选择合适的口腔卫生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洁工具,有利于全面清洁种植牙每一面,实现口腔卫生“零死角”。刷牙时应选择小头软毛、末端圆钝的牙刷,对种植体周围可选择种植术后专用牙刷。另外,配合牙间隙刷、牙线、冲牙器等可有效去除牙间隙或桥体底面的残渣和软垢。
②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很多患者朋友反馈:自己每天都刷两次牙,每次2-3分钟,为什么还说我口腔卫生保持的不好?其实,刷牙态度重要,刷牙方法也特别关键!目前国际公认有效的刷牙方法为巴斯刷牙法(The Bass Method),具体方法如下图。
视频如下链接:
https://www.kanyaji.com/bashiguanfangwangzhan.html
二、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
与天然牙不同,种植体与骨间没有起缓冲及力反馈等保护作用的牙周膜,过大的咬合力以及侧向力都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因此,当种植牙冠戴入后,应循序渐进负重,避免啃咬硬物及韧性过大的食物,如螃蟹、肉干等。
三、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①戒烟:研究证实,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干扰微循环及成骨细胞活性,不利于种植体骨结合及长期健康,吸烟患者种植失败率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因此,建议有计划或已经实施种植修复的患者朋友戒烟。
② 改正不良的咀嚼习惯:如偏侧咀嚼,常导致咀嚼侧牙齿磨耗过度,而废用侧牙齿易出现龋齿、牙周炎等疾病,另外长期偏侧咀嚼也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影响张口及咀嚼。
③ 干预夜磨牙或紧咬牙习惯:夜磨牙或紧咬牙常导致天然牙和种植体受力过大,影响使用寿命,建议佩戴颌垫对天然牙和种植牙进行保护。
四、积极防治全身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口腔健康,如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免疫反应能力、营养功能受损,易于并发牙周和种植体周围感染;骨质疏松可能影响种植体初始稳定性和骨结合能力等。因此,积极防治全身性疾病,也有助于种植体功能长期稳定。
五、定期复诊
一般建议种牙后第一年内1、3、6、12个月各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1-2次。复诊时,医生会对口腔及种植体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软硬组织及种植体的病变,并及时有效进行干预,每年1-2次的牙周洁治也是必要的。另外,如果出现种植体松动、牙龈红肿等问题要及时联系医生复查。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