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种植体(人工牙根)、基台(连接体)和牙冠(牙齿)。但是它的重要性的程度:种植体>基台>牙冠!
所以挑选一个合适的种植体很重要哦~
那如何挑选种植体,您需要了解以下三个方面:
1 、种植体的机械性能
2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3 、种植体的表面处理
压力那么大,你的种植体扛得住么?
先说说,种植体的机械性能
种植体的机械性能是指种植体的抗拉伸强度和抗疲劳性。
当种植体植入口腔后,就要承担相应的咬合力。
但是,如果由于患者的自身原因,导致没有足够的骨来支撑相应尺寸的种植体时,就需要进行人工的植骨手术。
或者选择更细的种植体。但目前大多数的四级纯钛种植体拉伸强度仅为550MPa左右,当咬合力过大就容易造成口内折断。”
“想要微创手术,同时确保种植体不会因强度不够咬合力折断,此时我们就需要一种机械性能更好的材料——钛锆合金,不仅可以使种植体的体积变小还能承担更大的咬合力。
在纯Ti(钛)中加入Zr(锆元素)可将种植体的强度有效提高30%,强度达到850MPa”以上。
你的种植体经得起检验么?
再说说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作为“外来者”的种植体是否能通过你自身免疫系统的检验,并很好的与周围组织相容和,不产生排异反应,同时不引起组织急性和慢性炎症,是种植体能否长久留存的关键。”
而钛锆合金则是唯一等同并优于四级纯钛的生物相容性的合金材料。拥有此种材料的种植体可以与周围组织和平相处,为今后骨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的种植体留得住么?
最后说下,种植体表面处理
种植体植入后,要想长得住,就需要得到血液中成骨细胞的拥护。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是直径为20-40微米的椭圆形或立方体形细胞,当他附着在种植体表面进行下一步分化时就会形成2-4微米的小手和小脚(基质突起),最终形成新的骨细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出了新的骨。
想要获得成骨细胞热情拥护,就需要种植体的表面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和大小,这样成骨细胞才会心甘情愿的在种植体表面安家。
成骨细胞完成在种植体表面的附着后会长出很多2-4 微米的小手小脚(基质突起),然后手脚并用,才能牢牢攀附在种植表面,继而分化为骨细胞,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出新的骨,形成种植体骨结合。
种植体与骨产生牢固的结合通常都需要12周甚至更长得时间。具备亲水活性表面的钛锆合金种植体,大大提升了种植体的“吸引力”。轻轻松松把富含成骨细胞和各种纤维蛋白的血液吸引到自身周围并快速形成血凝。
同时,活性表面使成骨细胞加速分化为骨细胞,形成种植体与旧骨之间的新骨。仅仅3-4周就可形成牢固的骨结合!
所以,当你想选一颗扛得住压力,经得起检验,留得住拥护,从此陪你一生一起走的种植体时,一定要记得多调查他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表面处理技术哟!
此外,硬件条件也很重要。
有的机构卫生标准和消毒灭菌均难达标,也没有独立、规范的种植牙手术间,无法达到安全手术的无菌环境,容易造成手术失败和引起患者交叉感染某些传染病。
所以选择一个正规、专业的口腔医院/诊所也很重要哦~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